2011年12月3日 星期六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十一月性別 酷兒沙龍: 延伸閱讀 「女性。影像。書」
我們 WOMAN 的回顧
介紹國際上重量級女性導演、新銳女性導演,以及台灣值得注意的女性導演;並以議題探索的方式,將全書觀點擴展到對電影文本、女性創作行為及創作環境∕機制的探索。書後附錄收羅由女性影像學會主辦的歷屆「女性影展」展演作品,並附上詳盡的相關網站、參考書籍等。
歐美七○年代崛起的一票女性主義、獨立製片電影創作者,大多出身舞蹈界,像莎莉.波特(Sally Potter),像伊凡.雷娜(Yvonne Rainer),都曾是表演台上的舞者,練舞室裡揮汗如雨的編舞家。男性影評人曾經將攝影機比作「鋼筆」;如果從「腳」想起,攝影機會是什麼?──張小虹
1970年代,當我開始研究電影的時候,電影是在黑暗的房間觀看,以每秒24格的速度投射影像到銀幕上。當時只有專業人士─導演與剪接師,能夠坐到平台剪接機前面,操縱底片的速度,以製造「自然」動作的幻覺。到了現在,觀看電影的方式有好多種,影片的速度也同樣在變化。在過去與現在之間,聳立著明顯且每日必見的現況:錄像與數位媒體已開啟觀看古老電影的新方法。──蘿拉.莫薇(Laura Mulvey)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十一月 性別酷兒沙龍 百年浪潮下的女性身影
宋美齡與謝雪紅,「永遠的第一夫人」與台灣「第一位女革命家」。從許世賢到呂秀蓮,從第一位女市長再至第一位女性副總統,百年來女性參政風起雲湧、未曾缺席,以積極行動參與見證台灣民主發展,扭轉乾坤。從蔡瑞月、羅曼菲到許芳宜,女性以自由靈魂擺脫時空禁錮,鼓動台灣藝術的力量,讓台灣舞向世界。
步下世紀絢爛反照時代身影:日久他鄉已是故鄉。來自大江南北抑或遠渡重洋,從流離人生到落地歸根,匯聚八方文化建構出壯大與多元的女性主體,成就出台灣最美麗的圖像。百年來台灣女性政經地位遞嬗,女性的的生活、地位亦不斷變遷,不同的階級、社會地位、職業化為經緯,交錯出過往大歷史中隱而不見的女性世界與生活群像。
適逢民國建國百年,回顧歷史(history)看見her-story,透過藝術與影像敘事的呈現,再現女性特有的聲音、身影與歷史座標。希冀不僅豐富百年建國史的多元詮釋,同時超越100、迎向更具性別正義的生活未來。
2011年10月19日 星期三
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風中的黑籽菜:虎尾眷村前世
艱困而苦難的時代裡
黑籽菜憑著堅毅耐旱的生命力,勇敢的存活著
如同那時期的台灣人民,只要土地還在、信念仍堅持
淡淡的黑籽菜香就永遠飄散在風中,從來不曾消逝
我常常這樣想著,
後壁寮乃至台灣精神,就像是台灣田野中常見的植物
「黑籽菜」一樣:
雖逢逆境,遍地而生 受天點滴,全獻以報
看似雜草,全株皆宜 味質雖苦,苦而後甘
雲林縣虎尾鎮建國一村,有日本神風特攻隊的宿舍遺跡,有二二八槍戰的子彈孔,有國民黨部隊的電信地下碉堡 … 這個日治時期就開始的空軍眷村,雲科大視覺傳達系女學生陳小雅用自己擅長的漫畫,將建國一村的前世和今生記錄重現,陳小雅說,這本她投入感情和心血的漫畫,無價。
一個對歷史有狂熱的公務員高丹樺,一個愛畫漫畫的大學生陳小雅,她們挖出了雲林虎尾建國眷村,從日治時期到現在的前世今生 …
老舊的眷村與一段被遺忘的歷史 。
大一那年,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陳小雅經老師牽線,認識熟悉眷村歷史的高丹華。去年夏天,他們跟隨新吉里里長林長義走訪建國一村,並從高齡80多歲的居民林木檣口中聽到過去的故事。陳小雅便以眷村為背景創作漫畫,希望將這段歷史傳承下去。
曾經連續獲得國立編譯館97,98年創意漫畫獎的陳小雅是土生土長的虎尾人,高中時期每天都會經過眷村。她說,「我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我會踏進這地方。」花了2年多時間,終於完成這部漫畫。但陳小雅表示,原本答應里長漫畫出版後送給他1本,「沒想到漫畫還沒完成前他就過世了,我真的很難過。」
公共電視並曾為陳小雅的努力,製作過專題報導了她與眷村的這一段感人的過程。
痲瘋病的前世今生 《樂生—頂坡角一四五號的人們》
樂生療養院的保留運動與人權立法運動自2004年開始啟動,期間有無數支持者進入樂生療養院,從各個面向展開討論與行動。樂生療養院在醫療公衛、人權、古蹟文化以及當前的政經社會議題等層面上皆有其豐富的意涵。為了讓樂生療養院院民的生命經驗能有一個以院民為主體、且較具多面向完整的呈現,我們選擇以口述歷史的形式來進行書寫。
本書的發想是自2006年初,幾位進入樂生療養院的醫學生開始進行,陸續有其他加入的成員參與院民訪談與文字整理。口述歷史分為兩個部分:「路上風景」是由六位院民講述自己的人生故事,聚焦在院民個人的獨特生命經歷;「林中樹影」則是採集近三十位院民的訪談,整理出多個主題的篇章,並引用現可取得的史料與官方出版品內容進行補充與參照,企圖呈現樂生療養院整體的歷史與院民的生活痕跡。
本書內容除了口述歷史的部分之外,還包含了九位攝影者的影像作品所組成的攝影集。提供了有別於口述歷史部分的另一種主觀視角,使本書具備更多的閱讀層次。
<台南>
10/22 19:00~21:00 masa loft 瑪莎羅芙 06-2759318
台南市大學路西段53號3樓
台南市大學路西段53號3樓
10/23 14:00~16:00 wire破屋 06-2287219
台南市民生路一段132巷5號 (北巷老街)
台南市民生路一段132巷5號 (北巷老街)
<雲林>
11/04 19:30~21:30 虎尾厝沙龍 05-6313826
雲林縣虎尾鎮民權路51巷3號〈肯德基 民權北楓彎豆冰、南都燒臘的巷內〉
雲林縣虎尾鎮民權路51巷3號〈肯德基 民權北楓彎豆冰、南都燒臘的巷內〉
<嘉義>
11/19 19:30~21: 30玉山旅舍咖啡 05-2763269
嘉義市共和路410號(阿里山森鐵北門驛前)
嘉義市共和路410號(阿里山森鐵北門驛前)
11/20 14:00~16:00燦爛時光 05-2722310
嘉義縣民雄鄉三興村38號(中正大學旁金桔農莊內)
嘉義縣民雄鄉三興村38號(中正大學旁金桔農莊內)
10/19 新書發表 「再聽台灣廟宇說故事」
你去廟裡拜拜時,只認得供奉在裊裊香煙之後的神像嗎?
五顏六色的雕刻你怎樣也看不習慣?深深淺淺的石雕對你來說都長得一樣?斑駁掉漆的壁畫你總是看也看不懂?對你來說,廟宇裡的裝飾就像國外教堂裡的天使雕像和玫瑰花窗一樣陌生?
那麼,你還記得這些故事嗎?
媽祖如何收服了千里眼和順風耳,單槍匹馬的趙子龍如何帶著小主公劉阿斗殺出曹營,包公如何扮成閻羅王夜審郭槐?樊梨花和薛丁山的姻緣為何好事多磨?孫悟空大戰鐵扇公主的結局是什麼?
如果你忘記了這些故事,當然會覺得廟宇很陌生!
作者簡介
郭喜斌
台灣雲林縣人,一九六三年生,現居台北。對於人文古蹟一直有著濃烈的好奇與探索的衝動,以人文書寫的角度看待這塊土地。一九九○年開始拿起筆和相機記錄屬於這塊土地上眾多廟宇的故事。不論是旅遊、生活、民俗、古蹟、文化等等,都化成個人探索地方人文族群生活的題材。
目前擔任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古蹟解說義工,同時是中華民國華語特約導遊,也是新莊興直堡文史工作室會員。著有台灣廟宇藝術專書《拱範宮傳統建築藝術》(與林敏雄合著)、《追隨媽祖的足跡》(與黃晨淳合著)及多篇專刊。曾於二○○七和二○○八年舉辦「台西風情畫」、「馬祖風情話」攝影展。
這些看似熟悉卻又記不起細節的經典故事,孫悟空、媽祖、包公、關羽和趙子龍,其實就在你我身旁的廟宇裡,熱熱鬧鬧地天天上演。只要你再聽一次這些故事,重新拾回《封神榜》、《三國演義》、《西遊記》的記憶,下次去廟裡拜拜求籤時,絕對會發現廟宇裡的裝飾就像是熟悉的老朋友,而他們正開開心心地搬演著一齣齣精采萬分的戲碼。只要再聽一次故事,你就再也不會被廟宇裡的繁複裝飾弄得眼花撩亂,反而能輕鬆看懂箇中門道,甚至流連忘返。
再聽一次故事!重溫廟口說書的樂趣!
本書精選121則中國經典故事,以最淺顯易懂的文字開講,同時搭配來自全台灣各地的廟宇彩繪、石雕或木雕照片,用圖文並茂的方式「說故事給大家聽」。在戲古達人郭喜斌的長年累積與收集之下,更首創「章回小說」搭配「連環圖畫」的手法,盡情展現每一則故事的精采橋段。
《再聽台灣廟宇說故事!》將帶領讀者重溫「廟口說書」的樂趣,不但用活潑生動的文字重述每一則經典故事,更佐以精美的圖片和詳實的拉線圖說,清楚呈現每件作品的完整樣貌,帶領讀者辨識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品味欣賞台灣一代代傳統匠師的巧奪天工。
2011年9月23日 星期五
2011年8月31日 星期三
生態主題月: 延伸閱讀
──種籽實小最美麗的角落,一則小學生與自然的故事。
2005年貓頭鷹圖書館手繪書創作銀獎
作者的話
創作這本書的動機起源於我所服務的小學在2004年申請到一筆經費,得以在校園中進行硬體改善的工程,全校師生共同經驗的這場校園改造影響了我們的校園生活,也改變了學校的部份樣貌。
烏來的娃娃谷舊名青蛙谷,從地名的由來不難想像這裡曾是個有許多兩生類動物棲息的地方,在我工作的這幾年當中,的確也常常在校園中發現各種青蛙、蟾蜍、樹蛙等小生物,我們希望藉由生態池的空間營造,在校園裡提供一處動植物休養生息的場所,也能夠提供大家一種親近認識大自然的管道。
荒野保護協會的陳德鴻老師在建立這座生態池的過程中扮演著指導者的腳色,在池子剛完成之際他們也慷慨的提供了許多原生的溼地植物,讓我們的生態池漸漸有了綠意盎然的面貌。我們的自然老師舒跑在課程中融入溼地生態、水土保持、動植物保育等概念,帶著小朋友一鍬一鋤的揮汗工作,經歷了大約半年的時光,池子終於完成。
接著動物們一一進駐,池裡的植物也漸漸的適應了環境,快樂的生長著,學校裡出現了一處美麗的後花園,空堂的時光常常可以看見小朋友觀察水生昆蟲、青蛙的身影,也可以看見老師漫步沉思的景象。有時候,參觀學校的團體或寫生的畫友們也會出現在這兒。
以前我並不知道人力也能做出這麼大的水池,也曾看過很多所謂的生態池其實是水泥砌成的,這段造池過程讓人眼界大開,生態池活生生的變化也讓我驚嘆大自然神奇的力量,因此做了這本書,希望能和別人分享這個奇妙的故事。
2011年8月27日 星期六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9/01-10/31「草山行歌」 — 秦宗慧素描展
展覽訊息
展 期| 2011/09/01 -10/31
地 點| 虎尾厝SALON
雲林縣虎尾鎮民權路51巷3號
開放時間| 10:00-24:00
開幕茶會| 2011/09/02 (五) 下午16:00
電 話| 05-6313826
展覽簡介
「繪畫」是最適合宗慧的語彙。自最初透過力的運行和內在力量的解放,所激盪的生命湧動,至今成為另類的記事方式,全心意的執行,每每進行心靈的獨舞。
自幼不喜束縛的宗慧,喜愛山林花樹的壯闊和細緻,每在戶外完成一幅素描之時,眼前的景像更為深刻,雖說是描繪外物的實體,更是自心的投射,內蘊也倍為豐富。
9/01-10/31為【虎尾厝SALON】生態主題月,本次特別邀請宗慧帶領觀者以直觀去面對生態景物,聽樹的話語,感受山的悸動,享受大自然的風‧動‧雲‧湧。
藝術家簡介
1980~1981 任職於新象文教基金會美術編輯
1982~1983 任職於洪建全文教基金會書評書目出版社美術編輯
1983~1984 任職於美洲中國時報美術編輯
1985~1985 任職於遠景出版社大人物雜誌美術編輯
1986~1987 任職於中國時報新聞週刊美術編輯
1987~1990 任職於工商時報工商人週刊、投資情報週刊美術編輯
1990~1997 任職於中時晚報廣場版、新新文化版、綜藝版美術編輯
1993 開始從事藝術繪畫創作
1994~1997 於清平畫室從事藝術創作
1998~1999 任職於自由時報兒童版美術編輯
1999 秦宗慧個人設計工作室成立
2003 開始從事美術教育工作
2003 任職於今週刊藝術總監
2004 於STAND首次油畫個展
2005 盆邊主人聯展參展 & 展覽海報、傳單、空間標示的設計等文宣工作
2006 盆邊主 人 vs 台大人聯良亭生活藝術空間.生活藝術DIY雕塑聯展
2003~迄今 於辛亥國小家長成長班及手天品社區烘培坊教授成人繪畫創作
2011.4/08-29 東家畫廊《行歌。停雲》油畫素描展
2011.5/07-6/18 山歸來 生活.茶旅行 「草山行歌」秦宗慧素描展
2011.9/01-10/31 虎尾厝SALON 「草山行歌」 — 秦宗慧素描展
我一直認為創作的人,作品一如其人,作品好,是因為那個人更好,元好問說:「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所謂畫格、畫風,是因為內裡確有那樣一塊空間。
之前她一系列素描寫生,一張畫塗了又塗,抹了又抹,黑糊糊的一張塗塗抹抹,我稱她畫的那個是黑黑的畫,可是我喜歡。黑糊糊的,看了一層裡面還有一層,空明的地方只一點空隙,就那一點空隙還真是亮,有參差,有對比,一點也不刻意,可是黑糊糊裡就是分明。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生態主題月: 延伸閱讀
以《怪醫黑傑克》、《火鳥》、《緞帶騎士》、《森林大帝》等作品享譽國際的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少年時代熱中採集昆蟲,不過在目睹戰爭的殘酷後,了解到生命的尊嚴,從此無法扼殺任何生物;但他在十六歲寫的昆蟲採集手記,卻為昆蟲界留下了豐美的記錄。
透過他感性而深入的描寫和精彩細緻的圖繪,我們不只進入神奇微妙的昆蟲世界,也一覽少年手塚治虫的求知歷程。
透過他感性而深入的描寫和精彩細緻的圖繪,我們不只進入神奇微妙的昆蟲世界,也一覽少年手塚治虫的求知歷程。
09-10生態月_搶先報
親愛的家己人
炎炎的夏日,即將接近尾聲,
在歡送熱情的夏天後,迎接的是微涼的秋。
很慶幸在台灣的我們,能感受到四季的舒爽
幸運的我們,更該深刻的反思大自然、生態帶給全球的變化及機會。
初秋之際,虎尾厝特別企畫生態主題月,
相關的影像紀錄、藝術介入等主題
邀請您一同分享蝴蝶駐足的片刻美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各活動詳情請洽【虎尾厝SALON】
【虎尾厝SALON】
地點| 虎尾鎮民權路51巷3號, 632
電話| 886-5-6313826
網址| http://huweisalon.blogspot.com/
http://www.facebook.com/huwei.salon
炎炎的夏日,即將接近尾聲,
在歡送熱情的夏天後,迎接的是微涼的秋。
很慶幸在台灣的我們,能感受到四季的舒爽
幸運的我們,更該深刻的反思大自然、生態帶給全球的變化及機會。
初秋之際,虎尾厝特別企畫生態主題月,
相關的影像紀錄、藝術介入等主題
邀請您一同分享蝴蝶駐足的片刻美好。
<><> <><> <><> <><> <><> <><> <><> <><> <><> <><> <><> <><> <><> <><>
9/01-10/31 | 藝文特展 | 草山行歌-秦宗慧素描展 |
9/02 | 草山行歌-秦宗慧素描展開幕茶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9/16、9/23、9/30 (每周五晚上19:30-21:00) | 生態影像沙龍 | 深邃藍海 |
黃蝶祭 | ||
龍肚國小的生態體驗 | ||
日本福島輻射事件紀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3、9/10、9/17、9/24 (每周六晚上19:30-21:00) | 生態音樂沙龍 | 古典音樂會 |
就在今夜-音樂與社會實踐 | ||
農村搖滾 | ||
龐克民謠的純粹 |
<><> <><> <><> <><> <><> <><> <><>
9/7、9/21 (晚上19:30-21:00) | 生態讀書會 | 土地上的歌 |
各活動詳情請洽【虎尾厝SALON】
【虎尾厝SALON】
地點| 虎尾鎮民權路51巷3號, 632
電話| 886-5-6313826
網址| http://huweisalon.blogspot.com/
http://www.facebook.com/huwei.salon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2011年8月6日 星期六
2011年8月5日 星期五
這不是一本新書,但總是帶我們以新的視野觀看世界。
忍不住好奇了吧,就請接受我們的邀請,翻開書本,一起「穿越書本去旅行」!
作者簡介
許書寧
愛畫畫,愛作夢的北港孩子。
先後畢業於輔仁大學大傳系廣告組及大阪總合設計專門學校繪本科。
作品曾獲關西美術文化展讀賣電視獎、STAEDTLER舉辦筆繪CD-R設計比賽入選,也曾入選青林文化「安徒生童話插畫創作獎」、及2005及2006年度台灣兒童文學精華集、「第六屆貓頭鷹愛家手繪書比賽二獎」等獎項。
她的文字與圖像作品除了在報章雜誌以及書籍封面上可以見到外,主要的出版作品有:「戀的芬多精」圖(大田出版)、「愛蓋章的國王」文圖(上堤文化)、「半路遇上幸福」文圖(玉山社∕星月書房)、「天使的禮物」圖(玉山社∕星月書房)、「奇妙的耶穌」文(上智文化)、「大前研一不愛上學」翻譯(大是文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什麼?」翻譯(大是文化)、「三浦綾子:《新約》告訴我的故事」翻譯(大是文化)等。
當過空服員、主持過兒童廣播節目、也曾在大阪與倫敦的STARBUCKS調製咖啡。喜歡一個人旅行與嘗試新鮮的生活,造訪過二十幾個國家。每換一個新環境,畫風也會自然改變,相當有趣。
目前定居於大阪,從事文圖創作、設計與翻譯工作。
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8/04 (四) 19:00 為什麼阿媽不是「阿ㄇㄚ、」而被叫做「阿ㄇㄧㄚ、」呢?
為什麼阿媽不是「阿ㄇㄚ、」而被叫做「阿ㄇㄧㄚ、」呢?
愛畫畫,愛作夢的北港孩子---許書寧 8/4 (四) 19:00 在虎尾厝為您解答。
旅日作家書寧 難得自日本回台,知名繪本作品包括「保母包萍」、「阿ㄇ一ㄚˋ」 、
「愛蓋章的國王」等,讓我們一起穿越書本去旅行!
愛畫畫,愛作夢的北港孩子---許書寧 8/4 (四) 19:00 在虎尾厝為您解答。
旅日作家書寧 難得自日本回台,知名繪本作品包括「保母包萍」、「阿ㄇ
「愛蓋章的國王」等,讓我們一起穿越書本去旅行!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7/29 (五) 挪威,綠色驚嘆號! 新書分享會 台灣綠旅人 李濠仲 親臨虎尾厝!
7/29 (五) 19:30 - 20:30 「挪威,綠色驚嘆號!」 新書分享會 台灣綠旅人 李濠仲
親臨虎尾厝! 教您活出身心富足的綠生活!
Norway Green Life《挪威,綠色驚嘆號!》-自行車篇
本書作者李濠仲辭去記者工作,隨任職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Long Stay,發現挪威人在石油致富後,並沒有大肆興建傲視全球的華麗地景、也沒有出現出手闊綽的暴發戶……;還驚覺自己經歷挪威文化洗禮後,竟然能在消費比台灣貴四、五倍的挪威,日常開銷變得更低了。
作者以記者特有的敏銳直覺,認為其中必有「綠」玄機!
●挪威美景很壯麗,幾乎看不到一道柵欄、一堵圍籬……,破壞造物主的巧奪天工
●挪威空氣很清新,多步行、自行車代步;電動車到處跑,還有水肥動力公車可搭
●挪威人很簡樸,所得高達八萬美金,卻對不切實際的名牌奢侈品總是不當一回事
本書首開旅遊文學綠色書寫風潮,分享挪威之所以成為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國家,首都奧斯陸之所以是全歐洲最棒的綠色城市,希望有助於打開台灣人的綠視野與綠心靈;更期許台灣的綠生活、綠旅遊成果,有朝一日可以提供各國旅人來台取經。
親臨虎尾厝! 教您活出身心富足的綠生活!
Norway Green Life《挪威,綠色驚嘆號!》-自行車篇
本書作者李濠仲辭去記者工作,隨任職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Long Stay,發現挪威人在石油致富後,並沒有大肆興建傲視全球的華麗地景、也沒有出現出手闊綽的暴發戶……;還驚覺自己經歷挪威文化洗禮後,竟然能在消費比台灣貴四、五倍的挪威,日常開銷變得更低了。
作者以記者特有的敏銳直覺,認為其中必有「綠」玄機!
●挪威美景很壯麗,幾乎看不到一道柵欄、一堵圍籬……,破壞造物主的巧奪天工
●挪威空氣很清新,多步行、自行車代步;電動車到處跑,還有水肥動力公車可搭
●挪威人很簡樸,所得高達八萬美金,卻對不切實際的名牌奢侈品總是不當一回事
本書首開旅遊文學綠色書寫風潮,分享挪威之所以成為全球最適宜居住的國家,首都奧斯陸之所以是全歐洲最棒的綠色城市,希望有助於打開台灣人的綠視野與綠心靈;更期許台灣的綠生活、綠旅遊成果,有朝一日可以提供各國旅人來台取經。
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即將進入的是,枊暗花明又一村。
入厝來坐,交通資訊
虎尾鎮民權路51巷3號
◎開車
北上
1.國道一號中山高 >過雲林斗南收費站後 >往虎尾/土庫方向行駛 >往虎尾市區直行 >光復路接民權路繼續往南行 >南都燒臘旁小巷前行,就是虎尾厝所在地。
2.>經過古坑收費站 >銜接 78線東西向快速公路台西古坑線(古坑系統交流道)>往虎尾/土庫方向行駛 >下虎尾交流道>右轉至145縣道直行--林森路二段 >林森路一段右轉光復路直行/經海洋生活美食館右轉福民路直行>經巧園便當店左轉華南路>阿世肉羹正對面巷口往前行,即可到達虎尾厝。
南下
1.國道一號中山高>下斗南交流道右轉往虎尾方向 >接大葉路左彎 >往光復路直行至虎尾市區 經過圓環行光復路左轉到福民路>經巧園便當店左轉華南路>阿世肉羹正對面巷口往前行,即可到達虎尾厝。
附註:因市區擁擠,停車較不易,可至圓環東市場、若瑟醫院停車場、虎尾故事館停車場停放後步行
◎ 大眾交通系統
北上:
1.統聯客運:高雄-北港線>到北港再轉搭台西客運:北港-斗六線>至虎尾站(約30分鐘)下車步行3分鐘
2.火車至斗南站 >轉搭台西客運(車站右方) :斗南-虎尾線 >至虎尾站下車步行3分鐘 (或自斗南火車站搭乘計程車,約15分鐘)
3.火車至斗六站 >轉搭台西客運(後火車站) :斗六-北港線 >至虎尾站下車步行3分鐘 (亦可搭計程車斗六至虎尾約15~20分鐘)
南下:
1.統聯客運:台北--北港--下崙線 >至虎尾站下車 >往林森路一段方向步行15分鐘
2.日統客運:台北--北港線 >至虎尾站下車(約3. 5小時)>往光復路方向步行10分鐘
3.台中客運:台中--北港線 >至虎尾站下車步行3分鐘
4.火車至斗六 >轉搭台西客運(後火車站) :斗六-北港線 >至虎尾站下車
5.高鐵至台鐵新烏日站>轉搭電聯車至斗六站>從地下道到後站台西客運>搭斗六-北港線>至虎尾站下車>步行3分鐘 (或自斗南火車站搭乘計程車,約15分鐘,自斗六火車站搭乘計程車,約20分鐘)
虎尾鎮民權路51巷3號
◎開車
北上
1.國道一號中山高 >過雲林斗南收費站後 >往虎尾/土庫方向行駛 >往虎尾市區直行 >光復路接民權路繼續往南行 >南都燒臘旁小巷前行,就是虎尾厝所在地。
2.>經過古坑收費站 >銜接 78線東西向快速公路台西古坑線(古坑系統交流道)>往虎尾/土庫方向行駛 >下虎尾交流道>右轉至145縣道直行--林森路二段 >林森路一段右轉光復路直行/經海洋生活美食館右轉福民路直行>經巧園便當店左轉華南路>阿世肉羹正對面巷口往前行,即可到達虎尾厝。
南下
1.國道一號中山高>下斗南交流道右轉往虎尾方向 >接大葉路左彎 >往光復路直行至虎尾市區 經過圓環行光復路左轉到福民路>經巧園便當店左轉華南路>阿世肉羹正對面巷口往前行,即可到達虎尾厝。
附註:因市區擁擠,停車較不易,可至圓環東市場、若瑟醫院停車場、虎尾故事館停車場停放後步行
◎ 大眾交通系統
北上:
1.統聯客運:高雄-北港線>到北港再轉搭台西客運:北港-斗六線>至虎尾站(約30分鐘)下車步行3分鐘
2.火車至斗南站 >轉搭台西客運(車站右方) :斗南-虎尾線 >至虎尾站下車步行3分鐘 (或自斗南火車站搭乘計程車,約15分鐘)
3.火車至斗六站 >轉搭台西客運(後火車站) :斗六-北港線 >至虎尾站下車步行3分鐘 (亦可搭計程車斗六至虎尾約15~20分鐘)
南下:
1.統聯客運:台北--北港--下崙線 >至虎尾站下車 >往林森路一段方向步行15分鐘
2.日統客運:台北--北港線 >至虎尾站下車(約3. 5小時)>往光復路方向步行10分鐘
3.台中客運:台中--北港線 >至虎尾站下車步行3分鐘
4.火車至斗六 >轉搭台西客運(後火車站) :斗六-北港線 >至虎尾站下車
5.高鐵至台鐵新烏日站>轉搭電聯車至斗六站>從地下道到後站台西客運>搭斗六-北港線>至虎尾站下車>步行3分鐘 (或自斗南火車站搭乘計程車,約15分鐘,自斗六火車站搭乘計程車,約20分鐘)
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七月二十一日 天氣晴,與古典音樂有個約會
音樂沙龍「與古典音樂有個約會」
在台灣,大家對平原綾香(1984~)的印象,主要來自她演唱了大部分宮崎駿的卡通主題曲。但很多人並不知道平原綾香是出身音樂世家,擁有極其深厚的古典音樂教養。本次演唱會,音樂不達人將帶大家一起欣賞平原綾香從出道的作品「Jupiter」到最新的單曲「威風堂々」,並也讓大家一窺這些歌曲的原作樣貌,來一場完全不一樣風味的古典音樂會。
時間:100年7月21日(星期四)晚上7:30
地點:虎尾厝沙龍
曲目:
一、開場~平原綾香:Love Never Dies(取自安德魯韋伯《歌劇魅影》)
二、史麥塔納:莫爾島河(取自交響詩集《我的祖國》)
三、平原綾香:モルダウ
四、佛漢威廉士:綠袖子幻想曲
五、平原綾香: Greensleeves
六、霍斯特:木星(取自組曲《行星》)
七、平原綾香:Jupiter
八、艾爾加:威風凜凜進行曲第一號
九、平原綾香:威風堂々
十、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悲愴》第二樂章
十一、平原綾香&藤沢ノリマサ:Sailing my life
十二、安可曲:新世界(取自德佛札克第九號交響曲第二樂章)
挪威 綠色驚嘆號!
活出身心富足的綠生活-看見另一種生活的可能!
7/29 (五) 19:30 作者 李濠仲 親至【虎尾厝SALON】分享挪威之旅哦!
本書作者移居挪威兩年來,他入境隨俗跟著過挪威式的生活,和挪威人一樣回家煮飯、自製生日蛋糕,享受烹飪的慢食樂趣;習慣沒有主燈的客廳,節能又減碳;搬家的紙箱只撿或借、在圖書館只抄筆記不影印,不讓樹木因此倒下;不愛在密閉的KTV引吭高歌,開始喜歡挑戰極限運動的滑雪樂趣;坦然接受沒逛街血拚、沒夜市的周休二日…。
看見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挪威人活出富裕時代的簡單生活處方!
旅居挪威的作者,以記者犀利的敏銳感,為讀者解析北歐人務實主義的傳統,尤其不過度消費的態度,普及挪威人生活的各個層面,少搭車、多步行、不愛加工品、物欲不盛……。而相較於許多歐洲國家所呈現出的現代新穎,挪威人的生活是如此樸實無華。台灣是一個不斷追求進步與發展的國家,卻造成人心的普遍焦慮,而挪威人的綠色生活,卻可以讓你我看見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正是一帖綠色心靈處方。
一本前所未有的挪威深度旅遊書,娓娓道出挪威迷人的理由
喜歡旅行的人,見識大山大水的美景、吃遍異國美食……,往往觸動旅人心靈最深處是旅程中人與自然融合為一的相映深度。舉例來說,作者道出挪威擁有絕世壯觀的山林、峽灣美景之所以能吸引世人造訪,是因為挪威人最擅長方式就是盡可能保有自然美景的原貌,並認為人類的智慧應該用於學會和大自然共處。這是一本比提供美食、美景之外,挖掘出挪威最真實面貌的綠色深度旅遊書,隨書更提供挪威綠色旅遊建議行程。
本書首開綠色國度旅遊文學書寫風潮,打開台灣人的綠視野與綠心靈
當今地球危機不斷,迫切需要人類徹底改變既有的生活模式,而「綠色生活」正是回應這樣的訴求。挪威擁有「全球最適宜居住、最文明的國家」,首都奧斯陸也有「綠色城市」的美稱,本書作者首開綠色國度旅遊文學書寫風潮,分享在挪威生活的點點滴滴,希望有助於打開台灣人的綠視野與綠心靈。
提出好城市、好國家的關鍵密碼,打造人人都想住的綠色國度!
挪威是世界三大產油國,國家富有卻拒絕好大喜功,有人民愛戴的「平民國王」,不蓋超高大樓,不在極地打造夏威夷式渡假海灘,更聰明地將石油收益轉投資於世界各地的績優產業。本書作者深入剖析指出,許多經不起考驗的國家致富之道並不足訓,能像挪威一般「知足守成」,才是打造理想城市、理想國家的關鍵密碼。
【作者簡介】
李濠仲,1976年生,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民眾日報》、《TVBS週刊》、《新新聞周報》、《聯合晚報》記者。今隨任職於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以Solo journalist、Backpack journalist的身分,透過旅遊、採訪、閱讀、觀察、攝影和Long stay,延續記者工作未盡之事。現暫居挪威奧斯陸。著有《挪威縮影:奧斯陸觀察筆記》等。
7/29 (五) 19:30 作者 李濠仲 親至【虎尾厝SALON】分享挪威之旅哦!
居住在挪威,衣櫃裡不再永遠都缺一件衣服!
到車站搭車、購買日常用品,大多步行可到達!
挪威,一個國民年均所得八萬美元的產油國家,如何拋開奢華的物質享受,以樸實、自然的生活態度,創造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國度?
台灣綠旅人—李濠仲,辭去原有的記者工作,隨任職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長居,發現當地的物價比台北高上四、五倍,但生活開銷卻只有台北的三分之一?!這其中的玄機就在於:挪威人的富足不是來自於巨額財富與鼓勵消費,而是回歸自然簡樸的生活價值觀。本書作者移居挪威兩年來,他入境隨俗跟著過挪威式的生活,和挪威人一樣回家煮飯、自製生日蛋糕,享受烹飪的慢食樂趣;習慣沒有主燈的客廳,節能又減碳;搬家的紙箱只撿或借、在圖書館只抄筆記不影印,不讓樹木因此倒下;不愛在密閉的KTV引吭高歌,開始喜歡挑戰極限運動的滑雪樂趣;坦然接受沒逛街血拚、沒夜市的周休二日…。
看見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挪威人活出富裕時代的簡單生活處方!
旅居挪威的作者,以記者犀利的敏銳感,為讀者解析北歐人務實主義的傳統,尤其不過度消費的態度,普及挪威人生活的各個層面,少搭車、多步行、不愛加工品、物欲不盛……。而相較於許多歐洲國家所呈現出的現代新穎,挪威人的生活是如此樸實無華。台灣是一個不斷追求進步與發展的國家,卻造成人心的普遍焦慮,而挪威人的綠色生活,卻可以讓你我看見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正是一帖綠色心靈處方。
一本前所未有的挪威深度旅遊書,娓娓道出挪威迷人的理由
喜歡旅行的人,見識大山大水的美景、吃遍異國美食……,往往觸動旅人心靈最深處是旅程中人與自然融合為一的相映深度。舉例來說,作者道出挪威擁有絕世壯觀的山林、峽灣美景之所以能吸引世人造訪,是因為挪威人最擅長方式就是盡可能保有自然美景的原貌,並認為人類的智慧應該用於學會和大自然共處。這是一本比提供美食、美景之外,挖掘出挪威最真實面貌的綠色深度旅遊書,隨書更提供挪威綠色旅遊建議行程。
本書首開綠色國度旅遊文學書寫風潮,打開台灣人的綠視野與綠心靈
當今地球危機不斷,迫切需要人類徹底改變既有的生活模式,而「綠色生活」正是回應這樣的訴求。挪威擁有「全球最適宜居住、最文明的國家」,首都奧斯陸也有「綠色城市」的美稱,本書作者首開綠色國度旅遊文學書寫風潮,分享在挪威生活的點點滴滴,希望有助於打開台灣人的綠視野與綠心靈。
提出好城市、好國家的關鍵密碼,打造人人都想住的綠色國度!
挪威是世界三大產油國,國家富有卻拒絕好大喜功,有人民愛戴的「平民國王」,不蓋超高大樓,不在極地打造夏威夷式渡假海灘,更聰明地將石油收益轉投資於世界各地的績優產業。本書作者深入剖析指出,許多經不起考驗的國家致富之道並不足訓,能像挪威一般「知足守成」,才是打造理想城市、理想國家的關鍵密碼。
【作者簡介】
李濠仲,1976年生,文化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民眾日報》、《TVBS週刊》、《新新聞周報》、《聯合晚報》記者。今隨任職於外交部的妻子遠赴挪威,以Solo journalist、Backpack journalist的身分,透過旅遊、採訪、閱讀、觀察、攝影和Long stay,延續記者工作未盡之事。現暫居挪威奧斯陸。著有《挪威縮影:奧斯陸觀察筆記》等。
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Encore! 大家來安可!
Encore! 大家來安可!
長久以來在雲林故事館、嘉義玉山旅社、洪雅書房等地透過說故事的方式,以活潑動人的語調推廣古典音樂的楊彥騏老師,屢屢獲得廣大的迴響。這次,將在虎尾厝沙龍舉辦一系列古典音樂的欣賞與分享活動。首先便從古典音樂中最常被人「安可」的曲目介紹起,讓我們一起聆聽與認識悅耳的古典音樂。
時間:100年7月14日(星期四)晚上7:30
地點:虎尾厝沙龍
註: 座位有限,請及早入座,以免向隅
曲目:
1、義大利冷翡翠音樂會開幕曲
羅西尼:歌劇《威廉泰爾》序曲
2、維也納新春音樂會安可曲
老約翰史特勞斯:拉黛茲基進行曲
3、柏林溫布尼公園音樂會安可曲
保羅克林:柏林氣息
4、巴黎逍遙音樂會安可曲
奧芬巴哈:地獄般的奔馳(取自輕歌劇《天堂與地獄》)
5、英國皇家音樂會安可曲
艾爾加:威風凜凜進行曲第一號
6、鳳凰城歌劇院新年音樂會安可曲
威爾第:飲酒歌(取自歌劇《茶花女》)
7、世界三大男高音安可曲
普契尼:公主徹夜未眠(取自歌劇《杜蘭朵公主》)
8、俄國柴可夫斯基紀念音樂會安可曲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
音樂不達人:楊彥騏
雲林縣虎尾人
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碩士
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學士
私立環球科技大學日本文學學士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
台灣日報「音樂的尾巴」專欄作家
雲林故事館塌塌米音樂會主持人
私立協志工商古典音樂欣賞社指導老師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豔驚四方 - 風波
乘著夢想的微風離開家鄉,飄落在不熟悉的異地台灣,希冀有份工作能夠固定寄錢養家。但對於部分的移工而言,微風竟成了巨型的龍捲風,一個個化作無力抵抗的飛娥身陷其中,無法自拔….。可能是法律繁瑣的規定,可能為了償還巨額保證金而身兼多職,可能雇主不願按時付薪與限制行動,讓有血有肉的移工像畫面中的人物因金錢而扭曲了身心,右下方背負著老婆與子女的希望與擔憂。為了金錢,到外地尋找「自由」,而在異鄉,更為了金錢,捆綁作為人最初的自由與自尊。
【風波】
7/1-8/31 虎尾厝SALON 展出
2009
壓克力顏料
畫紙
20.2×27.9c m
2011年6月28日 星期二
塗鴉鬼飛踢
自古以來,塗鴉便是「我寫故我在」的一種表現,幾乎每個人都曾以塗鴉抒發心情。舉凡公車椅背的立可白塗寫、廁所的心情留言、到此一遊塗鴉、街頭牆上的簽名噴漆、鋪排花瓣表達情意,甚至「臉書」(Facebook)的留言版都叫「塗鴉牆」!
另一方面,塗鴉也是文化探討的重要議題。街頭塗鴉占據公共空間,呈現塗鴉客對社會的雙重挑戰,他們非經許可挪用公共空間,更要挑戰社會禁忌與主流文化霸權。從紐約、費城、巴西到歐洲各國,塗鴉的功能從原本的劃分地盤、挑戰社會規範、爭取弱勢族群發聲空間,逐漸進入設計、媒體、電影、音樂、舞蹈、服飾等領域,發展成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運動,創造出國際性的新文化。
《塗鴉鬼飛踢》介紹塗鴉的類別、起源與發展,搭配繽紛多樣的塗鴉照片,帶領讀者認識千奇百怪的塗鴉,介紹街頭塗鴉文化的發展與特色,深入了解塗鴉客表達意見、衝撞主流文化的心理,說明塗鴉藝術的獨特風格及廣泛影響,並有台灣塗鴉高手的現身說法。
如果你很少注意塗鴉,或認為塗鴉只會破壞市容、造成治安惡化,本書能讓你對塗鴉有全新的看法與理解。此後走在街上,你會發現處處充滿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期待!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一 起 來 樂 讀 _ 虎尾厝SALON 開幕 同 樂 會
2011/07/02 p.m. 2:00
可以自得其樂,閱讀沉思;
可以無所事事,純粹躭溺,
可以行動培力,凝聚逐漸流失的歷史記憶與地方情感。
推開門,走進來!咱家己的所在
可以無所事事,純粹躭溺,
可以行動培力,凝聚逐漸流失的歷史記憶與地方情感。
推開門,走進來!咱家己的所在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你是什麼派》
《你是什麼派》
非關挑釁,回觀時代長流下的脈絡,一切盡在不言中
長年從事台灣民眾史的調查、研究與寫作工作的作者藍博洲, 隨著閱歷的增廣與思想的提高,越來越深刻地體認到一種歷史的現實:
那就是,擺在歷史的長河來看,一個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許會因為認識的不 同而有「左派」、「右派」之分;但是,當時移事往,歷史的現實卻告訴我們,在嚴酷的政治壓力與利益誘惑下,「左派」可以轉向,「右派」更可以逢迎,沒有絕對的立場,只有追溯歷史的真相的使命。
尤其當時局一貫的以派系省籍作為彼此絕對的立場區分時,回顧歷史變成最重要的反思與課題。作者藍博洲自一九九九年,應《人間》總編陳映真先生之邀,著手研究調查二二八事件,自此便義無反顧走入台灣民眾史。
本書便是作者數十年間投身於採訪、調查之心情隨筆,透過與摯友的書信往返、閱讀中外文史書籍、影像之感(如:《如果我必須死一千次──台灣左翼紀事》、《柏陽回憶錄》、《俄羅斯紀行》……等);以及走訪西藏地景之感觸,或是對於時事有感(如:九二一大地震、《色戒》效應、或者所謂的「吳鳳神話」等),反覆爬梳史料與經典,一磚一瓦建構起那些被歷史遺漏的片段,更帶著深刻的反思與展望。
訂閱:
文章 (Atom)